白獅子 White Lion

白獅子是由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所致的毛色變異成白色的獅子,並非得了白化病,白色是獅子的保護色。大多數倖存的白色獅子都生活在南非低地草原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內,是一種稀有動物。

豹 Leopard

豹是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廣泛分布於非洲和亞洲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環境適應能力強,行蹤隱秘,不同亞種的豹毛色有淺黃,金黃,黃褐等不同。因為其渾身布滿圓形斑紋,所以又名金錢豹或花豹。

犬 Dog

俗稱為狗,犬科哺乳動物,生物學分類上是狼的一個亞種。最早被人類馴養的物種。壽命約十多年,與貓的平均壽命相近,平均壽命以小型犬為長。DNA分析顯示狗是灰狼的近親,更是各地不同灰狼亞種的混血後代。

棕熊 Brown Bear

棕熊有毛茸茸的毛皮,呈白色、棕色、黑色或雜色;雖然叫棕熊,但是它們的毛色通常偏灰。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塊鼓起來的肌肉,當它們挖洞時,那塊肌肉便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阿拉斯加棕熊是體型最大的熊。

北極熊 Polar Bear

北極熊又稱白熊,是陸上最大的肉食性動物。位於食物鏈的最頂層,擁有極厚的脂肪及毛髮來保暖,白色的外表在雪地上是良好的保護色,牠可以在陸上及海上捕捉食物,因此牠能在北極這種極嚴酷的氣候裡生存。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秋田犬Akita







原產國 :日本
體重:雄性41-50千克 / 雌性38-48千克
皮毛:外披毛短硬濃密、內披毛密實柔軟
顏色:淺褐色、芝麻色、虎斑、純白
產子數:3-12隻(平均7-8隻)
壽命:11-15年


    
        秋田犬(日語:秋田犬あきたいぬアキタイヌ Akita Inu *)是日本犬的一種,是國家天然紀念物之六種日本犬中唯一的大型犬種。在日本,送秋田犬的雕像、圖片代表著「祝你早日康復」。

        在日本是以對飼主忠誠聞名的家庭寵物犬,也是知名的「忠犬八公」中的小八。秋田的祖先犬是被稱為「秋田MATAGI」(秋田マタギ)的「MATAGI犬」(マタギ犬,山地狩獵犬)。原本在日本犬中是不存在大型犬的,而秋田MATAGI為中型的獵熊犬。江戶時代出羽國北部的秋田地方被佐竹氏平定。佐竹氏是關原之戰後被常陸國轉封的旁系諸侯。在慶長年間的1630年(寬永7年)左右,為了培養提升藩士鬥志而提供鬥犬作為獎勵,這些鬥犬便是讓獵犬與秋田地區的土犬進行交配後生育。此一犬種成為秋田犬的原種,但在當時的大館、能帶地區被稱為「大館犬」。

       過去只有皇族和貴族才可以擁有秋田犬。在正式的儀式上,人們會宣布照顧和飼養秋田犬的正確方法。栓犬的皮帶不同,代表秋田犬的等級和主人的地位不同。人們在談及秋田犬的時候都用特定的稱呼。每頭秋田犬都有專人照料,這個人穿著與被照料的犬地位相當的華麗服飾。

       由於當權者的喜好變化,對秋田犬的興趣時高時低。在接下來的300年中,秋田犬幾次面臨絕種。幸運的是,人們對秋田犬的喜愛使得他們安然度過明治時代。20世紀初日本昭和年間,日本國內開始逐步禁止鬥犬,秋田犬飼養量劇減,後經有人提倡保護而被譽為國犬。

       1927年,日本著手保護純種犬。1931年7月,日本政府將秋田犬定為國家的象徵。在世界各地,它現在已經成為了家庭犬,並且受到了人們的喜歡。

美洲豹Jaguar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貓科 Felidae
屬:豹屬 Panthera
種:美洲豹 P. onca


      美洲豹(學名Panthera onca),也叫美洲虎,是豹屬動物,胎生,乃貓科中繼之後的第三大物種,同時亦為西半球最大型和最強健的貓科動物,外表型態的確和豹極為相似,但較粗壯,圓斑中有黑點,生態位也較像。是美洲地區唯一的豹屬動物。現時美洲豹分布於墨西哥中美洲大部分地區,南至巴拉圭阿根廷北部。除了已被發現在亞利桑那州的美洲豹繁殖族群(在圖森南部),美洲豹自1900年代初開始就已在美國消失(地區性絕種)。雖然如此,一些美洲豹的族群仍然很可能存在於美國一些未被觀察的地區,包括南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甚至德克薩斯州。

      美洲豹的外貌與非常相似,但其體型一般比豹大,身軀也和虎一樣健壯,行為和棲息的習性也與相似。美洲豹較喜歡棲於樹木茂密的熱帶雨林,但牠們亦會廣泛分布於高山、平原等不同的地方。牠們生活於多水之地,且跟虎一樣,是喜歡游泳的貓科動物。美洲豹愛獨行,是蟄伏突襲的掠食者,在選擇獵物方面,牠們完全是投機取巧的。牠們是頂級掠食者基石物種,在平衡生態系統和調節獵物數量方面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美洲豹有異常驚人的咬力,甚至比其他大貓也強得多,讓牠們能咬穿爬行動物的厚皮或甲殼和使用一種不常見的殺戮方式:直接把獵物的顱骨從耳部咬穿,對獵物的腦部造成致命的損傷。

      豹是近危物種,其數量至今仍然正不斷下降。牠們的棲息地不斷減少,對美洲豹造成很大的威脅。雖然美洲豹的貿易已被全面禁止,但牠們仍然常被人類捕殺,尤其是在南美洲,牧場工人和農夫經常與美洲豹發生衝突,而死傷的往往都是美洲豹,令牠們的數量繼續下降。美洲豹的數量已大幅下降,但其分布地仍然非常廣大。美洲豹在很多美洲土著文化神話中常常出現,包括馬雅阿茲特克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臺灣黑熊Moon Bear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熊科 Ursidae
屬:熊屬 Ursus
種:亞洲黑熊 U. thibetanus
亞種:臺灣黑熊 U. t. formosanus


        臺灣黑熊極為強壯,體長120-170公分,肩高60-70公分,最重可逾200公斤。牠的頭呈圓形、頸部短、眼睛小、吻部很長。牠的頭約26-35公分長,頭圍約40-60公分。耳長8-12公分,牠的吻部形狀像狗,因此許多人習慣稱呼牠為「狗熊」。牠的尾巴短,通常不到10公分。身體覆蓋著粗,濃密而具有光澤的黑毛,在部的毛可以超過10公分長。牠的部末端是白色的,在胸口有黃色或白色毛呈V字型、或是弦月的形狀,因此英文中也有「月熊」(Moon Bear)的稱呼。

從1998到2000年共有15隻玉山國家公園的臺灣黑熊被裝上無線電項圈,目擊黑熊的事件非常少,沒有證據證明尚有多少隻臺灣黑熊存在。從1989年開始臺灣黑熊就正式被列入保護動物。但盜獵可能沒有因此禁絕,對台灣黑熊的危害依然存在。當年捕捉到的15隻黑熊中,由於盜獵陷阱有8隻喪失了腳趾或是腳掌。
從1989年起,臺灣黑熊依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入瀕危動物,在國際上這個物種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I,禁止國際間對這個物種任何產品與任何形式的交易,臺灣黑熊也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IUCN紅色名錄》宣告這個物種已經很容易絕種。



食蟹獴Crab-Eating Mongoose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獴科 Herpestidae
屬:獴屬 Herpestes
種:食蟹獴 H. urva



        食蟹獴體色通常為灰色,面部和頸部兩側有白色的斑點。除了以類為食外,它們也吃蝸牛嚙齒類爬行類以及昆蟲。食蟹獴日行性、家族群聚,指間有半蹼,善泳亦會潛水。一般居住在水邊、濕地中,或則靠海丘陵地帶。

食蟹獴包括以下亞種
  • 學名Herpestes urva annamensis Bechthold, 1936)
  • 學名Herpestes urva formosanus Bechthold, 1936)
  • 學名Herpestes urva sinensis Bechthold, 1936)
  • 食蟹獴指名亞種(學名Herpestes urva urva (Hodgson, 1836))



台灣梅花鹿Formosan Sika Deer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鹿科 Cervidae
屬:鹿屬 Cervus
種:梅花鹿 C. nippon
亞種:台灣梅花鹿 C. n. taiouanus



        體長約150公分,喜歡群居。台灣梅花鹿在每年的10~12月進行交配,主要之配種季節為11-12月之間,為一短日照季節性生殖之動物,隔年的6~8月則為其生產期。產生出來的後代,雄性有角,雌性則無。
        
        台灣位於梅花鹿原始分部區域之南端。現今梅花鹿共有14 個亞種,依緯度高低可區分為南鹿(southern races)及北鹿(northern races)二者,臺灣梅花鹿以微衛星標誌核型分析鑑定之結果,墾丁國家公園台北動物園以及綠島之台灣梅花鹿為同一基因型之亞種,與日本俄羅斯中國大陸等地一帶之梅花鹿族群有明顯差異性。

        過去曾有大量族群生活於中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地,但受到強大的狩獵壓力加上棲息地因農業開發而遭破壞,導致野外族群數量銳減。根據在台進行大型哺乳類調查報告指出,野生台灣梅花鹿可能已於1969年在野外絕跡,所幸在動物園及民間養鹿場尚有飼養族群使其種源得以保存。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馬來熊Sun Bear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熊科 Ursidae
屬:馬來熊屬 Helarctos
Horsfield, 1825
種:馬來熊 H. malayanus


        馬來熊學名Helarctos malayanus)屬於哺乳綱食肉目熊科英文名為「Sun Bear」,藏語譯音為「耐力喀蘇」。



        馬來熊屬食肉目熊科熊亞科馬來熊屬,是熊科動物中體型最小的成員。成年體高約120-150厘米,體重27-65公斤。馬來熊全身黑色(雄性比雌性大10-45%),前胸通常有一塊明顯的"U"型斑紋,斑紋呈淺棕黃或黃白色。馬來熊頭部比較寬,口鼻突出,裸露無毛,呈淺棕或灰色,耳朵圓而小,位置較低。馬來熊舌頭很長,便於吞食白蟻或其他昆蟲。腳掌爪鉤呈鐮刀型,腳掌內撇。尾巴是30-70毫米(1.2-2.8英寸)長。

        馬來熊善於爬樹,以果實、椰子樹苗、蜂蜜、無脊椎動物、漿果為食物,沒有冬眠現象。是最適應熱帶生活的熊。在人工飼養下,牠們表現出社會行為,睡眠是牠們日間主要活動。

        馬來熊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亞一帶,包括寮國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婆羅洲)、緬甸、和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等地,在中國雲南綠春以及西藏芒康也有少量分布。馬來熊活動於東南亞熱帶雨林中。




棕熊 Brown Bear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亞綱:真獸亞綱 Euther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熊科 Ursidae
屬:熊屬 Ursus
種:棕熊 U. arctos


        棕熊有毛茸茸的毛皮,呈白色、棕色、黑色或雜色;雖然叫棕熊,但是它們的毛色通常偏灰。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塊鼓起來的肌肉,當它們挖洞時,那塊肌肉便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它們有一雙有力的大手,有1.5米長,一掌拍下去足以殺死一頭和自身一樣大的馬鹿。不像有些大型動物,例如獅子老虎,它們的爪子(指甲)不能伸縮,由於爪子不能伸縮,它們的爪子不是很靈活。儘管它們的爪子不靈活,那巨大的力量還是致命的。頭大而圓。

        阿拉斯加棕熊是體型最大的熊,有不少雄性阿拉斯加棕熊體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680公斤,世界上最高的熊高達4米(是體長不是肩高)。一頭柏林動物園的熊重達1134公斤。

        由於棕熊在冬眠6個月時會消耗掉100萬大卡卡路里,相當於1個美國人1年所需的熱量,因此當牠們從冬眠中醒來時會拚命吃草和凍死的動物屍體來恢復體重和體力,到了初夏則會開始追逐、捕食(棕熊能以近35英哩的速度跑100英呎)年幼的白尾鹿(當季是白尾鹿的繁殖期)。秋季時鮭魚會逤河而上,此時棕熊會聚集在河口及瀑布捕食鮭魚,有時會為了捕魚的地點而大打出手,鮭魚多的時候棕熊可以只挑熱量最高的魚頭、魚皮及魚卵,因為一顆魚卵的熱量和蛋白質是一顆漿果的25倍,因此常有熊會為了爭奪魚卵而起衝突,到了快秋末時,棕熊會開始大量欇食漿果以做為冬眠前最後的補充,在冬眠時牠們的體溫、心跳甚至是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及骨質疏鬆,公熊在交配時期會發生衝突,能和母熊交配的公熊通常都是地方的首領,首領在幾十年後換成其它的公熊。母熊會在冬眠的洞穴中產下不超過2隻的小熊,小熊需要依賴母熊兩年才能獨立。棕熊的唯一天敵只有老虎,遇到老虎通常會選擇迴避,但是被逼到絕境,也會大膽反擊。

        儘管它們看起來很笨重,當他們跑快時時速可達56公里/時(35英里/時)。棕熊不僅快,而且很有耐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跑幾十分鐘。當然棕熊也有弱點:儘管棕熊已經夠快了,但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之一:鹿,可以以67公里/時的速度跑幾十分鐘。







小熊貓Red Panda






域:真核域 Eukaryotic
界:動物界 Animalia
亞界:真後生動物亞界Eumetazoa
超門:後口動物總門Deuterostom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下門:有頷下門 Gnathostomata
總綱:四足總綱 Tetrapod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熊貓科 Ailuridae
屬:小貓熊屬 Ailurus
F. Cuvier, 1825
種:小貓熊 A. fulgens
F. Cuvier, 1825


小貓熊(英語:red panda, Ailurus fulgens),也叫紅熊貓,(lesser panda,red bear-cat, red cat-bear),是一種小型的樹棲哺乳動物,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和中國的西南地區,由於野外成年生存數量預估不足10000隻,其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歸為易危物種。儘管小貓熊受到其範圍內國家的法律保護,但是面臨棲息地消亡繁殖斷裂非法狩獵以及近交衰退的種種威脅,其數量仍在不斷減少。

小貓熊比家貓略大,有著紅褐色的皮毛,一條長而蓬鬆的尾巴,且由於其前肢較短,步態搖擺蹣跚。它主要以竹子為主食,但也會雜食禽蛋、鳥類、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它是一種獨居動物,黃昏到黎明是其主要活動期,而白天大部分時間處於靜棲狀態

小貓熊是唯一的小貓熊屬和小貓熊科的生物物種。它最開始被列為浣熊科熊科,但生物系統研究結果,為小貓熊科目的分類學提出了有力支持,證明小貓熊和臭鼬和浣熊科同屬鼬超科。小貓熊有兩類亞種,它與大貓熊並不具備密切的相關性。

小貓熊的天敵主要是雪豹(鼬科)和人類。如果它們感受到了威脅或者危機感,它們可能會爬上岩石柱或者是樹,並努力逃離。



馬來貘Malayan Tapir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科:貘科 Tapiridae
屬:貘屬 Tapirus
種:馬來貘 T. indicus



        馬來貘為中大型哺乳動物,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一般而言,馬來貘體長為1.8至2.2公尺之間,站立高度有90至105公分高,成體一般重量約在230至310公斤之間,最大個體可以達到400公斤;雌性的馬來貘通常比雄性的體型來得大,身體渾圓可愛,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後段有如穿著肚兜、包著尿布的白色體毛外,其牠部位皆呈黑色。小貘出生時,身體有條紋狀的保護色、棕毛。其貌「似豬不是豬、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古書稱之「四不像」


        馬來貘平均壽命約20至25年,但是不論是野生或在動物園內的,都有機會活到30歲,大約3至4歲就會發育成熟。繁殖期並不固定,約在四到六月之間;而懷孕期約為13個月,每次只生一胎,雌貘兩年才會生一胎。幼貘的哺乳期為三到六個月,出生時幼貘約6.8公斤重。

        貘具有長長的鼻子,鼻子相當敏銳,可以偵測食物、危險,也可以在水裡伸出鼻子呼吸,由於視力不好,平常以聽覺及嗅覺為主,當馬來貘受到威脅時,牠可以拔腿就跑,若是跑得不夠快,還可以躲到水裡,伸出鼻子,其實牠們也可以靠有力的下顎及尖銳的牙齒來保衛自己。

        平時牠們是獨居的,擁有廣大的領域,在與其牠貘相接的地帶,會以噴射尿液跟植物的方式來劃清界線,牠們也會發出高頻的聲音來做溝通;而在雨林中緩慢的步行,途經別的貘的領域時,也會留下味道以為記號。

        馬來貘只吃素,喜好植物的嫩枝芽、樹葉、水果、草及水生植物,牠們的食性很廣,能吃將近一百種的植物。牠們會在日夜交接時採食,因此雖分類偏向夜行性動物,卻非完全的夜行性動物,是為曙暮性動物,在深夜,馬來貘也是會睡個覺的。馬來貘喜歡在泥、沙中打滾,喜好居住在水邊,一方面方便打滾、洗澡、游泳,一方面也比較安全。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草原犬鼠Prairie Dog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目:嚙齒目Rodentia
亞目:松鼠形亞目Sciuromorpha
科:松鼠科Sciuridae
族:地松鼠族Marmotini
屬:草原犬鼠Cynomys
Rafinesque, 1817



        草原犬鼠Cynomys)也常稱作土撥鼠,是一種小型穴棲性嚙齒目動物,原產於北美洲大草原,當地人稱之為「草原犬」(Prairie dogs)。如果算上短尾巴,土撥鼠身長平均約為30至40厘米。土撥鼠棲息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美國,土撥鼠主要產於在密西西比河以西,但在東部幾個地點亦有發現。



斑馬Zebra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科:馬科 Equidae
屬:馬屬 Equus
亞屬:斑馬亞屬 Hippotigris
細紋斑馬亞屬 Dolichohippus


        斑馬是斑馬亞屬(學名:Hippotigris)和細紋斑馬亞屬(學名:Dolichohippus)的通稱,是一類常見於非洲的馬科動物。斑馬身上有許多的條紋,每隻的條紋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斑馬是社會性動物,習慣群體生活;規模較小的群體由一隻雄性斑馬及若干隻雌性組成,較大的則由幾百隻斑馬組成。斑馬不太擅長奔跑,沒有固定的棲居地,過著遷徙性的生活。成年斑馬一般約2.3米高,肩高約1.5米,體重為300到400公斤,最重的超過410公斤。除了斑紋之外,斑馬還有立起的鬃毛。斑馬跟其近親馬、驢不同,還未真正被人類馴養。

        現存的斑馬有三種,分別為平原斑馬、細紋斑馬及山斑馬。平原斑馬跟山斑馬都屬於斑馬亞屬的動物,細紋斑馬則為細紋斑馬亞屬的動物。細紋斑馬及驢屬有點類似;而平原斑馬及山斑馬則比較像馬。雖然如此,DNA及分子生物學的數據顯示,斑馬有其獨立的起源,但和馬與驢同屬馬科馬屬。在肯雅的一些地區,平原斑馬經常跟細紋斑馬一起生活。

        斑馬不僅有獨特的斑紋,也有獨特的行為習性。在各種類型的棲息地裡面都可以看到牠們,例如熱帶草原。不過,由於獵殺及對棲息地破壞等人為因素,斑馬的數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細紋斑馬及山斑馬經已經被列為瀕危動物,只有平原斑馬還擁有健康的種群數目。斑驢(亦稱作「白氏斑馬」、「擬斑馬」)已經在19世紀絕種。